我們廣大用戶都想要中走絲線切割機床在使用過程中提升它的工作效率,所以我們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規(guī)范的操作,這樣我們的產(chǎn)品才能更好的運作,從而達到用戶想要的效果。 在近幾年的往復走絲線切割機床的發(fā)展中,多次切割技術的應用,無論是加工精度還是表面粗糙度都為中國線切割技術的發(fā)展解決了方向性的問題,把中國的線切割技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使中國特色的往復走絲線切割機床向更高檔次提升成為可能,然而,如果將這些可能變?yōu)楝F(xiàn)實,仍有相當一段路程,無論怎樣宣傳,客觀上中走絲與慢走絲還是存在相當差距的,不過,針對入門級的慢走絲而言,這一差距也確有縮小的趨勢。 那么,如何縮小并量化中走絲與慢走絲的差距,我認為將從兩個方面體現(xiàn),一是技術指標的全面提升,二是以人為本,實現(xiàn)智能化操作。 一、技術指標的全面性 中走絲與快走絲的差別就是多次切割技術的運用,對于快走絲線切割機床而言,GB7926-87和GB7926-2005中的技術要求是合理的,基本上涵蓋了快走絲線切割機床的推廣和應用,然而,當多次切割技術應用到快走絲線切割機床上之后,情況有了變化,雖然中走絲線切割機床的表面粗糙度有明顯改善,但是,在修刀時形成的電極絲單邊放電,使加工精度產(chǎn)生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如果仍然停留在GB7926原有的幾個指標上,對中走絲線切割機床而言,其概括性就有缺陷了,所以為了使中走絲線切割機床得以健康發(fā)展,應該對其指標的全面性進行重新評估,避免出現(xiàn)“達標但不實用,實用但無規(guī)范”的尷尬局面。 具體來講,全面性就是與時俱進,在多次切割技術已大量出現(xiàn)在市場上的時候,在我國制造業(yè)向“又好又快”轉變之際,對影響中走絲線切割機床的技術指標進行規(guī)范,使中走絲線切割機床的多次切割技術能夠正確、有效的運用于制造業(yè)。 僅以跳步模和精密零件加工為例,不僅對中走絲線切割機床有表面粗糙度要求、加工精度要求,還應有連續(xù)加工的一致性要求,這些都是精密制造不可或缺的;中走絲線切割機床有效提升表面加工質(zhì)量是靠修刀完成的,但是由于單邊放電的不確定因素反而對加工尺寸的穩(wěn)定性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以連續(xù)加工多個相同零件為例,第一件和最后一件的尺寸誤差如果不加以規(guī)范,則無法滿足實際的使用要求,又比如,在一定厚度(如100mm)進行多次切割加工時也是由于單邊放電的原因,縱向截面的尺寸誤差變化很大,同樣需要加以重新規(guī)范。 可見,在多次切割技術得到應用之后,對一致性尺寸誤差和100mm以上的縱向截面尺寸誤差等指標的規(guī)范是非常重要的,應該以標準的形式對中走絲的技術指標給予全面性的評估。 標準滯后于產(chǎn)品的發(fā)展是正常的,但是長期滯后是不正常的,也是不應該的。 二、中走絲技術指標的科學性 中走絲與慢走絲的最大區(qū)別就在于電極絲的往復運行、重復運用,雖然充分體現(xiàn)了成本優(yōu)勢,但也帶來了加工條件變化無常的煩惱,正是由于中走絲線切割機床電極絲的重復使用,所以中走絲的技術指標既要有空間性還要有時間性,換言之,中走絲的技術指標既要提升到一定高度,體現(xiàn)出對快走絲線切割機床的更新?lián)Q代,也要規(guī)范該指標的保持時間。 |